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不幸的是年初突然爆发了公共卫生危机,持续一个月来的防疫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广东省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毗邻香港、澳门,是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承担着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新引擎,所以我们有必要就疫情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做出分析。
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4067家,比2018年净增1.07万家,同比增长32%,连续三年数量保持全国第一。广东省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千强上榜企业方面实现增长,超过190家,蝉联全国第一。另外,目前广东省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规模、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经营收入等方面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研发、新能源车、传媒以及计算机行业。总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复工时间受民生需求、疫情和政策规定等要素的影响。疫情发生后,广东省许多高新医药企业启动紧急预案,快速召回部分省内员工恢复生产,在春节期间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目前已有超过50%的医疗防疫制造业复工。广东省的汽车和新能源行业的复工还需推进。截至2月21日,深圳集成电路中心的入驻企业复工率近50%,为减少企业工程师与外界接触,深圳集成电路中心调整网络架构,推出软件让员工临时远程工作。广东的科学防控和有序复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中长期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市场潜在需求巨大,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资源,因而受疫情的影响将是短暂的。
从目前来看,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及广东省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医疗新技术行业提出了多条举措。
从国家层面来看,李克强总理于2月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对相关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加大对药品和疫苗研发的支持。2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对参与抗击疫情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销售生物制品减收其增值税,对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同时要对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所得税进行减免等等,以促进抗疫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强调加大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及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企业,为其提供专属融资服务优惠利率信贷支持。此外,广东省在2020年2月20号印发《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当中提到有关促进芯片和软件开发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每年投入不低于10亿元用于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创新;对具备较大竞争优势的芯片量产前首轮流片费用按不超过30%给予奖补;对相关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按不超过其固定资产的30%给予支持。
总而言之,以上举措从多个层面为缓解了疫情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短期冲击影响。但要保障高新技术产业长期持续发展,广东省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广东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从资本市场上,政府应把握好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机制,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扶持。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专项信用债券融资工具的发行主体和募资适用范围,扩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的覆盖面,有助于增加企业债券发行量。另一方面,从货币市场上,政府应要求银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征信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降低其贷款门槛,提高信贷支持力度。此外,政府可以运用贷款贴息率、担保补贴等政策激励信用担保机构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提高其融资效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金融市场监督与风险防范,在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的同时需要有效控制金融市场的波动,注重防控重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罗嘉雯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万欣怡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助理,本文受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GZQN07)“广州市实体企业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及对策研究”和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理及服务体系研究”(2019A10100200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