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被2020CTTI来源智库评为“优秀成果”
发表时间:2020-12-25
12月19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了2020年CTTI(中国智库索引)增补智库名单和年度优秀成果。华南理工大学智库第四年连续入选,学校CTTI来源智库总数达到14家。同时,《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被评为年度“优秀成果”。
CTTI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研创,在国内智库评价领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华南理工高度重视CTTI增补工作,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宣传、组织和筛选,积极统筹协调智库申报。2020年,全国共计315家智库申报CTTI来源智库,最终仅增补99家,审核通过率仅为31%。
本次年度成果评选,评审组从163家来源智库申报的268项有效成果中,评选出“年度精品成果”30项、“年度优秀成果”20项、“年度智库建设优秀案例”10项。广东省共申报14项成果,仅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高校获奖成果仅2项。徐维军、张卫国等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被评为“优秀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获评“优秀成果”
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大力推进智库建设,积极构建覆盖面比较齐全、特色鲜明的“国家—省—校”智库平台体系,充分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积极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在决策咨询方面影响力显著增强,获得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党刊上发表一系列理论文章,宣传阐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社会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图文/社会科学处)
附:相关基地及成果简介
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获评“优秀成果”,作者为徐维军、张卫国、付志能等。该报告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模式创新的现实基础与瓶颈制约出发,借鉴国际上的金融模式创新经验,进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模式创新的重点路径,以及对标现有政策体系的改进建议,从而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政策性建议。该报告旨在为打破阻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模式创新的瓶颈制约,促进大湾区的金融创新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体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