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成员研究进展讨论交流会

发表时间:2021-05-03

会议时间:2021.04.30

会议地点: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109

会议报告人:张雪彤,李婷婷

会议主持人:凌云


2021年4月30日,基地就成员研究工作进展组织了讨论交流会,会议在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109举行,由基地成员凌云老师主持,基地成员张雪彤和李婷婷进行汇报。

会议开始,基地成员张雪彤成员详细介绍了其关于国际市场风险传染的近期研究进展。她以次贷危机时期和欧债危机时期5个发达市场以及4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为研究样本,基于多元多分位数条件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间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平稳时期与危机时期尾部风险溢出程度的差异性检验,检验了严格意义下危机时期尾部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效应。另外,张雪彤成员对Bekaert等(2014)提出的国际因子模型进行修正,将宏观经济基本面、全球性风险冲击及投资者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研究两次危机时期尾部风险传染渠道。她的研究主要发现两点,一是尾部风险既存在基本面传染也存在净传染,经济基本面薄弱的国家更容易受到危机时期金融风险的跨市场冲击;二是投资者的“理性传染”和“非理性传染”均是两次危机时期跨市场的尾部风险传染渠道。

主讲人张雪彤汇报结束后,与会基地成员就其汇报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龚学成员提出宏观经济变量数据的时间频度问题以及关于投资者错误定价的计算方法,均得到张雪彤成员的详细解答。

接着,基地成员李婷婷汇报了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贷款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问题》论文内容、以及进一步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银团贷款的网络联系与信用风险》。她首先对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关于跨境贷款的政策进行梳理,之后结合各地发展现状和业务模式对其潜在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由于银团贷款其自身的跨境性质,她提出下一步希望构建关于跨境银团贷款的网络联系,采用自回归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并深入分析网络联系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3.jpg

1李婷婷汇报1

   

李婷婷成员结束汇报后,会议主持人对其汇报进行了简要总结,并邀请其他成员就其汇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葛福婷成员提出可以在发展现状部分补充关于各省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数据以及分析。而姚晨安成员提出在使用资产负债表数据时可以从报表分离出跨境因素,并且可以考虑研究银团对不同行业企业贷款的影响,落实到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复杂网络方面以参考朱书尚老师的相关文献。


4.jpg

图2 李婷婷汇报2


在各位汇报人完成自己的工作进展汇报之后,主持人凌云对今天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宣布本次讨论交流会圆满结束。本次讨论会中,总体而言,在成员的汇报和讨论中,基地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共同寻找问题并给予可能的解决方案,交流的氛围十分活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