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成员研究进展讨论交流会

发表时间:2021-09-30

汇报时间:2021.09.27

汇报地点: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106

汇报人:张雪彤,陈亚

2021年9月27日,基地就成员研究工作进展组织了讨论交流会,会议由基地成员王超老师主持,本次进行汇报的基地成员为张雪彤和陈亚,其他成员也参与了交流讨论。

会议开始,基地成员张雪彤汇报了其近期关于“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跨市场风险传染”的详细研究。她利用 ARMA-GARCH-EVT 模型结合 Copula 方法,考察了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金融市场整体相依性、上下尾部相依性的结构性变化,检验此期间跨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于投资者的风险传导机制:投资者财富效应抑或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其中,随着金融市场风险的加剧,国际投资者对多个市场资金的抽离使得风险产生跨市场蔓延,本国投资者向“安全资产”的转移也是造成股票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式,因此需要厘清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的背景下投资者的具体行为方式。

针对张雪彤成员的汇报,在场的各位基地成员进行了讨论交流。王超老师提出可以考虑疫情的不同阶段,从现实背景出发考虑传染的问题,并且在检验传染渠道的时候,通过检验是否是投资组合再平衡的渠道和是否是财富约束的渠道来设计假设,从而避免渠道设定不全的问题。

接着,基地成员陈亚介绍了其近期关于考虑成本的多阶段Black-Litterman模型的研究进展。她给出了考虑成本的多阶段Black-Litterman模型,并利用谱风险测度度量风险。谱风险测度,是一致性风险测度,是CVaR模型的推广。此外并利用garch(1,1)模型产生观点。多阶段过程中,将得到的收益情况作为情景元素放入情景树模型中,进行分析。在实证过程中她利用国际市场中重要股指数据,将模型与等比重模型、均值方差模型的表现进行比较。

1.jpg

1 陈亚汇报1


汇报结束后,与会基地成员就陈亚的汇报工作进行了讨论。王超老师指出多阶段与动态B L模型的区别是多阶段模型降频了,适用的范围更广,此外建议陈亚成员实证中先做仿真实验,说明选取参数的标准是合理的。

在两位汇报人完成自己的进展汇报之后,主持人王超对今天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宣布本次讨论交流会圆满结束。本次讨论会中基地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氛围十分活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