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成员研究进展讨论交流会

发表时间:2021-10-14

汇报时间:2021.10.12

汇报地点: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106

汇报人:葛福婷,王轶群

2021年10月12日,基地就成员研究工作进展组织了讨论交流会,会议由张卫国老师主持,本次进行汇报的基地成员为葛福婷和王轶群,其他成员也参与了交流讨论。

会议开始,基地成员葛福婷就大湾区研究进行如下汇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伴随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进程的深入,跨境债券融资活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目前,大湾区跨境债券市场风险管理问题主要存在于跨境债券的发行和交易过程,鉴于在岸债券市场的严格管制和较高入市门槛,跨境债券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中资美元债及点心债为代表的离岸债券市场。本文基于国际融资视角,结合大湾区跨境债券融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级市场发债的风险来源及跨境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大湾区主体融资风险管理和跨境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针对葛福婷成员的汇报,在场的各位基地成员进行了讨论交流。王张卫国老师提出就大湾区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有数据支撑的分析和研究,立足于数据驱动是极为重要的。王超老师就大湾区跨境债券近期的一些极端风险事件进行了建议建言,他认为研究一些极端风险事件也是极为必要的。

1.jpg

1. 葛福婷汇报


接着,基地成员王轶群介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融资租赁结构的影响和影响途径。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融资租赁决策和结构的影响,讨论资产可逆性作为传导途径对于该影响的促进和弱化作用,并且关注不同融资租赁约束下该影响的行业和企业异质性。该项数据的处理收集和工作过半,开展了初步的实证研究。仍需继续扩充现有数据量,考虑其他控制变量,使用其他替代性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等。基于破产概率的金融租赁公司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从出租人视角出发,关注融资租赁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动性风险建模问题。主要基于破产概率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融资租赁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对融资租赁公司现金流断裂可能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因素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承租人信用风险等。

汇报结束后,与会基地成员就陈亚的汇报工作进行了讨论。讨论提出了当前实证模型的设计问题,时间控制变量的合理性,并建议对于现有的融资租赁模型从不跨境向跨境模型拓展,从单期到多期进行逐步分析。

1.jpg

2 王轶群汇报

在两位汇报人完成自己的进展汇报之后,主持人张卫国对今天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宣布本次讨论交流会圆满结束。本次讨论会中基地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氛围十分活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