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建设研讨会暨学术报告成功召开
发表时间:2023-11-06
2023年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建设研讨会暨学术报告成功召开
2023年10月22日,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建设研讨会暨学术报告会于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庄晖堂与301会议室成功召开。华南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晓光教授、基地名誉主任张卫国教授、市社科联《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刘朝华、学校社科处副处长蓝满榆、工商管理学院周文慧副院长、牛保庄教授、基地主任徐维军教授等出席会议。
上午9点,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建设研讨会正式开始,徐维军教授主持研讨会上半场内容。华南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致辞,对出席会议的嘉宾以及所有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麦书记表示,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的重要学术研究智库,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搭建高层次对话平台,并总结实践,推进基地高水平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致辞
市社科联《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刘朝华致辞,她表示,基地成立八年来,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与金融发展,围绕金融理论与风险管理、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金融发展战略及规划、金融促进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等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有重要价值的决策参考,希望今后加强交流合作、凝聚学界智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政务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刘朝华致辞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周文慧教授表示,基地已经成为在金融领域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课题研究的高端智库,并依托学院组织学术研讨和大型论坛等交流活动,必将在拓宽学院的前沿金融课题研究范围、相关学科建设及提升金融的影响力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周文慧教授致辞
随后,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光教授主持研讨会下半场内容,基地主任徐维军教授就近三年基地所申报重大课题项目与接收决策咨询报告等工作、基地未来建设方向等向参会专家进行了详细汇报。学校领导与参会学者高度肯定基地主任的付出,并就基地后续推进事项、基地评估要求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最后,张卫国主任致总结词,向参会专家与领导表示真挚的感谢,并希望基地能够搭建大湾区与全国乃至国际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学术合作提高研究创新能力,聚焦金融研究,打造新型高端智库。
基地名誉主任张卫国教授作总结
研讨会结束后,学术报告于10:20开始,基地主任徐维军教授主持致辞,对进行学术报告的专家以及参会的学者与同学们表示欢迎。
基地主任徐维军教授致辞
香港城市大学经济与金融系教授、国家基金委海外杰青获得者王军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仲飞教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会长马超群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杨晓光研究员先后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首先由王军波教授作了题为《Extreme Illiquidity and Cross-Sectional Corporate Bond Returns》的报告,他提出公司债券具有极端非流动性(EIL)的溢价。这种溢价渗透到所有评级类别,并会在压力时期和高度不确定性时期增加。EIL在横截面上对未来至少一年的回报具有预测能力。像共同基金这样的活跃投资者偏爱在萧条时期易于清算的低EIL债券,而被动机构投资者则偏向于持有高EIL债券以获得EIL溢价。虽然将由投资组合构建的EIL因子添加到因子模型会增加解释力,但在赛马回归中,这一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包含在债券层面的EIL内。
王军波教授作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李仲飞教授作题为《大模型的发展---从原理到实践》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大模型的背景(包括起源、定义与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包括全球科技巨头的大模型竞赛、AI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与进展、大模型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与技术演进),接下来介绍几种大模型以及国内外研究大模型的主要公司,最后探讨大模型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并对大语言模型未来发展给出建议。
李仲飞教授作报告
湖南大学马超群教授作了题为《数字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详细阐述数字金融发展的战略意义,介绍数字金融发展现状,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法,重点说明数字金融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马超群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作题为《社会治理的博弈思维》 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由于逻辑体系的不完备性、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人类欲求的无限性,人类社会的冲突和不一致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在社会治理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时,需要把博弈思维作为第一性原则。需要从平衡和制衡的角度降低社会分化、抑制反社会行为,需要从重复博弈的角度实现长期主义,需要从主从博弈的角度实现目标一致性,利用博弈悖论破除直觉迷雾,以博弈思维设计具有宽容度和鲁棒性的社会治理机制。
杨晓光教授作报告
在会议过程中,参会的专家学者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最后,基地主任徐维军教授总结了四位嘉宾的报告并再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广州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基地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参会学者合影